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会员服务 > 政策咨询>2023—2027,杭州全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3—2027,杭州全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发布日期:2023/3/2 14:17:46 点击:
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之彭埠大桥
机场地铁站
萧山区彩虹快速路
杭州西站枢纽
杭州机场新航站楼(T4)
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八堡船闸
从水上运输,到公路运输,再到铁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古往今来,人类的交通运输方式不断更新迭代,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一座城市发展与繁荣的强大驱动力。
斗转星移、时空变换,20世纪5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正式进入了综合运输阶段。人们的交通出行形式早已不再单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综合交通的需求也愈加强烈。
作为一座正在走向世界、跻身一流的城市,曾几何时,杭州在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市区路网密度等方面,与纽约、伦敦、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世界名城,乃至国内一线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杭州市委市政府以杭州亚运会为契机,牢牢把握住2018—2022年的交通建设发展黄金机遇期。
2018年10月,杭州市围绕全力打造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要求,正式启动现代综合交通大会战,打响“5433”工程这场关键性战役:新建总里程552公里的快速路和高速公路,新建400公里轨道交通,还有运河二通道、铁路西站枢纽、萧山机场T4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项目等水陆空三大枢纽工程齐头并进……多项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在前开路,此后的5年间,为杭州城市能级的快速提升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心剂”。
“五年过去,我们已完成建成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的任务目标。”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2022年底,“5433”工程重点项目已基本完工:一条条交通要线穿城而过,一座座交通枢纽拔地而起,我市初步形成了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等多种交通方式共同发展的内外交通格局,综合交通体系加快融合。
“接下来,我们将向着下一阶段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昂首前行。”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大道通衢 联通八方
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亚运会战鼓催动着杭州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昼夜不停。
“通车了!”2020年12月22日,绕城西复线正式通车,常年在德清和富阳两地跑车的货车司机张师傅感慨地说:“以前走杭州绕城高速,原本只要1个半小时的路程,一旦遇到拥堵就需要花上2个多小时。有了绕城西复线,就不必再担心这种情况了,我只要从阜溪互通上高速,便可一路抵达富阳,每天运货都能多跑几趟,宽敞的双向六车道,开起来很舒心。”
绕城西复线的到来,缓解了过去经过杭州的过境车辆,只有一条绕城高速可以选择的困境,通过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便可直接通达杭新景、杭金衢、杭宁、杭徽等多条高速公路,一举将原杭州绕城内面积约800平方公里,扩大至近5000平方公里。
现在,绕城西复线每天的车流量约为2.2万辆次,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持续留下尾灯的华光。
如果说绕城西复线的建成通车开启了杭州的“二绕”时代,那么,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则是在当今交通通道由单一向综合、由平面向立体发展的趋势下,构建了一个集城市快速路、轨道快线、慢行系统为一体的“一廊多线”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样板工程典范。
2022年9月28日,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历经三年建设,正式通车运营,这也标志着公路、水运、机场、地铁、铁路、西站枢纽六大板块31个交通亚运保障项目全部如期投运。
“江潮浪花”的桥梁造型让人耳目一新;跨江而过的地铁快线给出行带来踏浪飞渡的崭新体验;空港高架路和空港大道串联起火车东站、机场等交通枢纽,成为杭州东部进出城市最快捷的道路,更是今年亚运会期间,来自五湖四海亚运选手进出亚运村的必经之路。
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大幅升级扩容了杭州城市核心区过江通道交通承载能力,快速衔接了沪昆高速、杭州湾环线高速等环杭大动脉,并增强杭州城区与嘉兴、绍兴及宁波、上海方向高速公路网的联系通道通行能力,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2018年开始,杭州快速路网建设突飞猛进。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成45个快速路项目共298公里,全市快速路通车总里程达480公里(不含绕城高速),居国内城市前列。
在城东,钱塘快速路、江东大道快速路两条快速交通走廊承担起了“城市东扩”的重要使命,贯通钱塘区、联系杭州主城区,串珠成链,并为今年杭州亚运会创造了良好交通环境;
在城西,天目山路、文一西路、留石快速路、彩虹快速路西延4条东西向大动脉,共同构成了城西科创大走廊“一体两翼”的“金纽带”,串联起了大走廊区域重量级的产学研高地;文一西路上的“最长樱花景观大道”,还将在亚运会期间,向全世界展示杭城这座爱情之都的浪漫风采;
在城南,彩虹快速路、江南大道、时代大道、风情大道、通城大道南延,推动了江南副城深度融入主城区,实现“萧滨一体化”发展;
在城北,莫干山路、秋石快速路、东湖快速路北延,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大城北建设,使主城与副城的互联互通更加紧密。
目前,我市绕城内“四纵五横”快速路网全面成型,绕城外快速路网“十城区”全覆盖,实现1小时“交通时空圈”,快速路网早、晚高峰小时拥堵指数分别下降11.3%、10.8%,日均严重拥堵持续时间同比减少20分钟,给了老百姓日常出行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幸福感。
轨道相接 高效快捷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2017年,杭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原铁路总公司和省政府联合批复,确定了“一轴两翼五客站”的总体布局,明确杭州铁路为衔接8个方向,12条干线铁路引入的大型放射形枢纽,铺开了杭州铁路发展的壮丽蓝图。
2018年12月,杭黄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它的到来结束了浙江西部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县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大大压缩了杭州至黄山间的时空距离,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2020年7月,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南站完成改造后投用,我市在已有城站火车站、火车东站的基础上新增一座现代化大型铁路客运枢纽,有效疏解了其他铁路客运枢纽的交通压力。
2022年9月22日,首批乘客来到湖州站,搭乘湖杭铁路首发列车,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向着杭城进发,这一天,湖杭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同日,备受瞩目的铁路杭州西站正式投运,“一站”+“一线”,共同构建起了杭州铁路西翼通道,为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市已打造由6条高铁(沪杭、杭甬、杭长、宁杭、杭黄、湖杭)、3条普铁(沪昆、宣杭、萧甬)和11座客站(杭州东站、杭州西站、杭州站、杭州南站及临平南站、富阳站、富阳西站、桐庐站、桐庐东站、建德站、千岛湖站)组成的大型铁路网络,总里程576公里,其中高铁里程376公里,基本实现了与全国、省内主要城市的快速通达。
过去5年,杭州轨道交通以厚积薄发的姿态,迎来了盛大的丰收。
2018年10月以来,杭州地铁前后建成投运了1号线三期、5号线、6号线、7号线、4号线二期、8号线、9号线、16号线、19号线等线路,5年新增运营里程398公里,年均新增里程近80公里。
其中,在2022年2月下旬,3号线首通段、4号线二期、10号线首通段三条线路同时开通运营,有效拉近杭州城市西北部与西湖景区、杭州主城的距离,进一步提高杭州东站枢纽的辐射范围,推动城市核心区域发展。
2021年6月,杭海线、杭绍线建成通车,与杭州地铁线网无缝衔接,实现杭州、嘉兴、绍兴三地轨道交通“一网一票”互联互通,打开了杭嘉、杭绍一体化版图,缩短了嘉绍双城与亚运会的距离。
截至目前,杭州地铁已形成了12条线路516公里的网络,实现了十城区全覆盖,里程数已跃升至全国第6位,杭州地铁线网累计客运量突破45亿乘次,在公共交通出行中占比超过68%。
三大枢纽 拔地而起
2023年新年伊始,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22年度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立项创建名单,京杭运河浙江段智慧建管养科技示范工程作为浙江省唯一项目入选。
作为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的核心部分,全长26.4公里的运河二通道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重点建设的项目,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杭州市“5433”现代综合交通大会战水陆空三大枢纽之一。
目前,运河二通道已完成通水,待到全线通航后,千吨级船舶可以从山东直达杭州,再通过八堡船闸进入钱塘江,浙北、浙东及浙中西部的航道将完全贯通成高等级内河水运网,嘉兴、杭州、绍兴等杭州湾地区也将连成一片,对实施“港航强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乃至发展“海洋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
1月8日,在杭工作的河南人安先生,借着春运回家的契机,乘坐地铁19号机场线,打卡了全新的萧山机场T4航站楼。“这一趟出行几乎是点对点,出了家门就搭上了地铁,没有任何堵车的烦恼。第一次体验全新的航站楼,最让我惊喜的是‘荷花谷’,优雅漂亮,候机区域看起来就很舒适,配套设备也一应俱全。”
2022年9月,萧山国际机场三期一阶段建成投用,新建T4航站楼72万平方米,为现有三座航站楼总和的1.8倍,新建陆侧交通中心及地上开发64万平方米,包含萧山机场高铁站及地铁1号线、7号线、机场轨道快线车站等。
和2019年的4000万人次相比,提升蜕变后的萧山国际机场能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的出行需求。货运量同样不容小觑,在2021年货邮吞吐量就已经突破90万吨,位列全国第5。
现在,萧山国际机场已经成为杭城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名符其实的“空中桥梁”:基本建立起覆盖国内,连接东亚、东南亚以及欧美、非洲的客货航线网络,成为国内10强、华东地区第3大机场,并跻身世界机场100强。未来,萧山机场将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浦东机场的第二大航空枢纽。
深冬的杭州,杭州铁路西站也迎来了开站以来的首次春运“大考”,并在春节前夕的1月17日迎来了2.5万人次的客流高峰日。跨入进站口,偌大的候车大厅熙熙攘攘,座位上坐满了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车站大屏上滚动显示着车次信息,一切显得忙而有序。不少乘客被云顶、云梯、大穹顶吸引,赶路间隙也不忘拍照留念。
作为国内首个“站城融合”的现代铁路客站,杭州西站于2020年1月全面动工,历经2年建设,现已成为一座融合高铁枢纽、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的杭州新地标,在基础的交通客运功能之外,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一站式生活、工作和休闲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西站还是一个节能型建筑典范,曾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最高三星级设计标识。为了积极响应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理念,杭州西站在“云顶”上设置了光伏发电板,年均发电量可达231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3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0余吨,尽显“科技云城”的整体风貌。
顺利通过了春运考验的萧山机场T4航站楼及交通中心,以及杭州西站,马上就要迎来他们的第二次“大考”,那就是做好今年杭州亚运会的交通保障工作。
作为参加杭州亚运会的运动员、教练组、随行官员及保障人员到达杭州后看到的首个“别样精彩之窗”,萧山机场T4航站楼能够轻松消化约3.6万名亚运会关联人员的旅客体量。
市民从杭州西站出发,13分钟即可到达德清,前往德清排球馆;23分钟即可抵达桐庐,参观桐庐马术场馆;28分钟到达湖州,前往湖州篮球馆等亚运场馆,真正实现“坐着高铁看亚运”。
铺陈新愿景 开启新征程
现代化交通是城市提能升级的“生命线”。旧岁新年,当每个杭州人还沉浸在交通环境不断提升带来的幸福感中,新的愿景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铺就。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交通立体网规划纲要》,将杭州纳入全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对杭州交通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为我市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杭州将继续提升全球连通水平和辐射能级,拓展海陆空多元交通网络,增强国际门户功能,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迈进。
勇立潮头肯担当,走在前列谋新篇。杭州要满足超大城市千万人口高品质出行需求、满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定位、满足世界一流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要求,将在未来五年重点打造八大标志性工程,即一流国际航空枢纽工程、高品质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工程、世界级内河航运工程、骨架路网提升工程、城乡路网补强工程、枢纽补链强链工程、智慧绿色交通工程和安全韧性交通工程。
“和上一个阶段‘打造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的要求相比,接下来,我们会更多聚焦国际联通,增强海陆空多维度链接双循环能力;聚焦区域辐射,发挥杭州在长三角的枢纽作用;聚焦资源配置,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供应链组织中心;聚焦融合共生,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服务枢纽新高地;聚焦运行服务,继续打造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杭州样板’。”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标已经锚定,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即将阔步向我们走来。
到2027年,我市将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杭州都市区1小时通勤、杭州至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杭州至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奋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杭州样板,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到2035年,我市基本形成连接全球、畅达全国、区域一体、都市格局、城乡统筹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出行品质和出行体验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名词解释
什么是“5433”交通大会战
“5”,是新建总里程552公里的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形成总长464公里、“四纵五横三连十一延”的快速路网,以及总里程902公里的高速公路网。此外,还要新改建普通国、省道900公里,建成高品质“四好农村公路”3000公里。
“4”,是新建400公里轨道交通,形成13条线路、总长度51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实现十城区全覆盖。
第一个“3”,是新建总里程350公里的4条铁路线,即杭黄铁路、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杭温二期、建衢铁路,同时加快杭武铁路(杭州—临安—绩溪段)、杭州萧山机场高铁引入线路、沪乍杭铁路、金建铁路(金华至建德段)的前期工作,初步形成“一轴两翼双十字”的铁路总体布局。
第二个“3”,是水陆空三大枢纽工程,即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即运河二通道)、杭州铁路西站枢纽、萧山机场T4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项目。
未来五年 重点交通项目抢先看
萧山机场能级再提升
重点开通中东欧航线,拓展北美、非洲航线,力争国际(地区)航点超过70个;构建国际航空寄递网络,打造72小时航空货运骨干;推进机场东向通道建设,提高萧山国际机场集疏运水平;通过高铁机场线建设,实现萧山国际机场空铁联运和杭绍台铁路、沪杭铁路通道的连接,并打造以萧山国际机场空公铁联运枢纽、萧山白鹿塘铁公水联运枢纽为核心,全市统筹平衡的三层次货运枢纽体系。
“一轴两翼”铁路枢纽布局
建成杭温铁路二期、杭衢铁路、金建铁路、高铁机场线,构建更高质量的省内“1小时交通圈”;推进沪乍杭铁路建设,争取同步实施规划沪杭城际铁路嘉兴南至松江南段工程;前期谋划杭临绩铁路、宁杭高铁二通道等项目,加快实现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主要城市多点多通道快捷连接和市域高铁全覆盖。
中欧班列杭州号
谋划开通义新欧杭州号,通过在杭州增设中欧班列站点,企业便可直接在杭州进行货物装卸,减轻企业经营的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四期
包含3号线二期、4号线三期、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18号线一期、5号线五常停车场等9个项目,总长度152.9公里,规划期为2022-2027年。项目建成后,杭州市将形成669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大运河千吨级航道
全面提升京杭运河、杭甬运河、钱塘江“Y”形内河主骨架航道至千吨级,高等级航道里程将达到477.6公里。
打造下沙港、临浦港等一批现代化港口
推广“产业园区+港口+物流园”模式,打造下沙港、临浦港、临江港、明智港等一批现代化港口;拓展内河外贸集装箱精品航线,提升海河联运水平,唱好“杭甬双城记”。
杭淳开高速杭州段
杭淳开高速杭州段起点位于与规划中环320国道交叉处,终点位于江西省德昌高速德兴互通,与德昌高速顺接。项目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120公里/小时,起点至千黄高速公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其余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
项目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杭州城区与千岛湖的第二条高速通道,有效纾解杭新景高速公路交通压力。
杭绍甬高速杭绍段
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绍段项目起点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阳街道,终点位于绍兴与宁波交界处,全长约53公里,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通车。
本项目计划打造成“智能、快速、绿色、安全”的智慧高速公路示范项目。将通过集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等前沿技术,并依托乍嘉苏高速公路停用段建设1处测试中心。
杭州都市区国道联网提能(中环)工程
加快104、320、329国道主城区段建设,加快建成国道环线,同步配套建设衔接路网体系,加快形成杭州产业新廊道、物流大通道。
快速路网优化
完善快速路网“联络线”,推进快速路网瓶颈节点提升改造;建成天目山路、文一路、通城大道、头蓬快速路等城市快速路网项目。
“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
持续优化四好农村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350公里,实施养护工程4870公里。
杭州宜昌商会主办,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浙ICP备2021019752号-1
办公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210号 商会电话:13735578759/0571-88271236
商会微信:ycsh0571